台南歷史回顧

公園路321巷 歷史古蹟將重建

歷史回顧

321巷藝術聚落

簡介
  • 位置:704 臺南市台南市北區公園路321巷
  • 歷史定位:2003年5月13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曾為成大教授宿舍,其一為台灣知名美術家郭柏川故居。2013年3月23日,正式成立「321巷藝術聚落。
  • 網站: Facebook
  • 開放時間:本聚落列為古蹟保護,在2020/8/28 - 2023/8/27 三年期間封園整修。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 修復工程 展望
「市定古蹟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 」是台灣極少數保留完整的日治時期陸軍軍用官舍群,該官舍群於民國35年前後借予國立成功大學作為教授宿舍使用,其中位於公園路321巷27號建物為美術家 郭柏川故居,因此這些宿舍除了是文化資產之外,亦是一處充滿城市記憶的地方。

本園區內共有2棟獨棟官舍(199, 38號)與8棟(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40, 42, 44, 46)雙併官舍, 其中一棟雙併 (19,21) 官舍於民國89年火損,現存基礎與部分牆體. 修復內容包括9棟古蹟建物及附屬設施、圍牆、庭院等. 修復工程契約金額約為1億5仟多元. 未來古蹟修復完成後,將連結在地藝術、文化、工藝,形塑一處呈現臺南創意特色的古蹟園區

原社區提供早年成大教授居住,除27號住所的藝術家郭柏川 外, 還包含 19-1,2號 羅雲平校長,40號 夏漢民校長, 46號 理學院 張桐生院長 等知名學者。



321 巷藝術聚落
藝術聚落其實是由日治時期的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所組成,區域內有10棟建築,光復後曾為學校單位如成大的教職員宿舍,有很多臺南的知名人物曾住過這裡,如畫家郭柏川,還有奧斯卡大導演李安也曾住過這附近(惟李安故居已拆除)。

「321巷藝術聚落」計畫,遴選出7組藝文團體進駐其中7棟房舍,分別為公園北路199號「臺南人劇團」(表演藝術)、公園路321巷38號「蔚龍藝術有限公司」(文創)、公園路321巷29號「林玉婷與林岱璇」(個人藝術創作者)、公園路321巷27號(郭柏川故居)「那個劇團」(表演藝術)、公園路321巷37號「臺南風景好」(攝影策展)、公園路321巷35號「影響‧新劇場」(表演藝術)、公園路321巷33號「聚作聯合工作室」(設計)等,藝術類型相當豐富多元。


早年321巷成大教授宿舍的歷史回顧

相關網路資訊: 留給曾經在此成長的人, 是否能找出兒時記憶





2021年的成大校園

成功大學校區

2021年重回台南成大,相較1975年的三個校區擴充為八個校區
光復校區
成大榕園景色依舊,十一棵大榕樹仍然矗立。國泰集團商標的那顆榕樹似乎更為茂盛。 雖然第二號榕樹在2015年颱風吹斷,有一半是躺下但仍有一半生命仍依然旺盛。環繞的三個歷史建築大成館/工業設計系館,歷史系館 在2003年已成為國定古蹟。原台南府城的小西門是1970年移來此處。目前是市定古蹟。除了這些被保存的古蹟與樹木是一樣的,多數建築已經全然改建過了。

榕園的歷史
轉載王興隆 2021/4/23 在Line 的貼文
如果談到成功大學,你認為最能代表成大的地標或是精神象徵是什麼呢? 或許有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榕園或者榕園中這棵圓滾滾的大榕樹。 你曾經想過究竟這個美麗的榕園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一切都要從98年前的今天說起。

1923年4月21日,這天是個星期六,有位身分不凡的人物恰巧正在台灣訪問,而這天是他在台灣訪問的第6天。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裕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即位成為日本第124代天皇的昭和天皇。 4月21日上午,裕仁皇太子巡視完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管理的鹽田後,便風塵僕僕的從大約現今四草一帶驅車來到現在成大光復校區的位置。 不過他當然不是來參訪成大的,因為成大的前身臺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此時根本尚未成立。他來到的地方是當時大日本帝國國土最南方的陸軍基地,也就是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進行視察參訪。 經過大約半小時的視察與閱兵後,4月21日中午12點左右,裕仁皇太子在第七、八隊營舍(現在成大的工業設計系館)正前方,種下一棵原產自鹿兒島的榕樹樹苗。隨後,便來到台南驛,搭乘火車前往高雄繼續進行在台灣視察訪問的行程。

兩年後,裕仁皇太子的弟弟雍仁親王來到台灣訪問,在步兵第二聯隊參訪時也在哥哥所種的榕樹旁大約20公尺種下另一棵榕樹。 又過了一年,三皇子宣仁親王也來到了台灣,進行參訪時,同樣的在二哥所種的榕樹旁又種下了一棵榕樹。 不過後來,可能因為天災人禍等因素,僅有裕仁皇太子所種植的那棵榕樹存活至今,也就是現在成大榕園中央,那棵樹齡最老、最壯碩、最美麗的大榕樹。

而雍仁親王當年所種植的地方,雖然現今也有一棵枝葉茂盛的榕樹,不過依樹齡推測應該是後來補植的,並不是當年那棵。至於宣仁親王當年種植榕樹的地方現在更是不見樹影。

後來,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撤出台灣。1945年,國軍接手原本日軍的第二步兵聯隊基地,並把這裡改稱為光復營區。直到1966年,成大向國防部取得這片土地,這裡也正式成為成大的光復校區。 昔日日軍的練兵場,在成大歷任校長的經營下,成為了可以輕鬆悠遊、盡情奔跑的榕園。現在成大榕園中共有12棵大榕樹,每棵樹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歷史,不過當中就以裕仁皇太子親手種植的這棵最有話題。

1995年,這棵渾圓美麗的大榕樹曾一度感染膠蟲病,面臨病死砍伐的危機,所幸後來在成大校友奔走下,獲得霖園集團捐贈100萬元的援助,認養救治了大榕樹,後來這棵榕樹也成為了旗下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的企業標誌,在台灣多個城市的紅磚大樓外牆上,綻放著他生命力旺盛的樣貌。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棵大榕樹也有後代在另一個地方萌芽生長。2010年,成大致贈金門大學這棵百年大榕樹的直系幼苗,讓榕樹傳承成大精神,繼續在金門大學開枝散葉,成長茁壯。 下次來到成大,別忘了去榕園走走,在大草坪上悠遊嬉戲,躺著仰望天空,感受這將近百年來的活生生的歷史與自然氣息。

與記憶一致的景觀
全新的建築

成功校區
成功校區原是理工科系的大本營,目前除部分科系遷往自強校區外,所有科系仍保有一系一館的風貌。在舊的工學院四合院系館都有一半是新建的系館。原有的成功校區運動場已改建為總圖書館。整體成功校區保有林陰大道呈現新舊並存的風貌。在成功大道上包含 工程科學系,資訊科學系等等。

自強校區
工學院部分科系,包含電機,機械,化工系都遷往自強校區。整體全新的校區,是成大走向現代化嶄新校區規劃。



藍曬圖文創園區

台南美術館